上周末去參加了某個政黨的遊行活動,照例帶了相機,一台底片機一台數位,恰巧剛好又有從野人學妹那兒借來的長焦段鏡頭,拍起來事倍功半。我走完了遊行的全程路線,並且在凱道上的活動主舞台待到了最後。拍掉了兩捲底片,連同數位機加起來總共按掉了將近兩百五十次快門,最後把照片挑了挑,滿意的卻只有區區幾張,而且都是和遊行本身無關,單看內容也找不出和政治的關聯。
凱道廣場上搭了幾個高台,為了方便新聞媒體架設攝影器材用,我在人群找了個位子坐下,視野恰巧可以眺望整個舞台,即使是用標準鏡頭也能夠輕易取景,不過一整天下來我最喜歡的照片居然出現在我前方僅僅一公尺之遙處。年幼的小女孩向爸爸撒嬌要爸爸抱抱,原本我是要把女孩和爸爸放在照片中的一角,用女孩天真無邪的表情襯托身後大人們對於政治的熱情(有時甚至是盲目),但後來把照片洗出來之後,覺得不易用影像表達群眾的出現的意圖,把照片剪裁成只剩下父女擁抱隊視的畫面。
這就是愛。
同樣是坐在高台上時拍的,站在我身邊的一個年輕女孩拿著小小的相機要拍照,我趕緊悄悄舉起底片機轉動對焦環,雖然沒有把握在那麼短的時間內找到好的角度,但我有種一定要把這個畫面拍下來的念頭。
遊行路線起自松山菸廠,我在人群中快步前進,想要找個適當的制高點,方便由高處往下取景,無奈光復南路和八德路上都沒有天橋,一般民宅公寓的樓梯間窗口應該也沒有適當的角度。我一路走在遊行隊伍前方約一百公尺處尋覓,突然瞧見了這位行動不便的人士,用拐杖拄著地面前進。我慢下了腳步走在他身後,蹲下來拍了這張照片。
後來,一路走到忠孝東路轉進林森南路之後看到了台大醫學院的學生宿舍,我心裡不禁叫了聲「就是這裡了!」,趕緊爬上宿舍大樓頂樓,從十一樓往下對著林森南路、徐州路口拍遊行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