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敦化南北路自行車道

去年夏天,我和幾個學校同學一起組隊參加行政院青輔會舉辦的「青年政策研發競賽」,我們提出的政策提議便是關於如何逐步將腳踏車推行成為短程通勤交通工具。

恰巧在我們準備第二階段比賽的同時,從報紙上得知台北市政府已決議首先在敦化南北路上規劃「正式」的腳踏車道。我之所以使用「正式」這兩個字,是因為在這之前,扣除市郊的河濱腳踏車道有獨立的行駛路線之外,台北市的公定腳踏車道都是附屬在人行道上,也就是說在比較寬的道路上,將人行道劃分一個區域標示為行人和腳踏車共同使用;而敦化南北路上的自行車道卻是收回一部分外側車道,重劃成腳踏車專用道,這在台灣(至少在台北市)是個前所未有的創舉。

然而,這個消息在當時沒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同時,我和朋友也在比賽中獲取還不賴的成績。

從新聞媒體知,車道的施工品質不是很好,經過夏末幾場大風大雨後,經過民意代表向媒體揭發,部分車道路面出現了龜裂、剝落等情形;另一方面,原本三線道(不將內側汽車專用道列入計算的話)縮減成兩線道,民眾一時之間仍無法習慣。

前些時候我到全彩沖底片,通常我到八德路那邊都是走復興,這次我故意騎腳踏車改走敦化。車道本身的寬度是蠻寬的,車道左邊外側也有約莫半公尺以上的緩衝區,但是常常有汽車(尤其是計程車)暫停在緩衝區上,更甚者有人直接停在腳踏車道上,如此一來,騎腳踏車的人必須要不時繞到汽機車道上避開佔用腳踏車道的車子,十分不便。逐步推行腳踏車成為短程通勤工具絕對是可行且有益於大眾的政策,但是就現今的狀況而言,無論是政府的軟硬體設備或是人民的用路習慣都還有相當的進步空間。

在《關於敦化南北路自行車道》中有 1 則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