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一顆新硬碟

某天在我的網路相簿上檢視舊照片的時候,發現有些照片當初上傳的尺寸不是原始尺寸,於是去找舊照片的原始檔案。

過去三年來的照片數位檔案我的備份方式有幾種:底掃檔案存在送店家沖洗時附上的光碟;數位照片存在DVD光碟中備份;另外有部分數位照片(一萬多張)有上傳到Flickr隱藏起來備份處理;最後還有數千張幫忙拍營隊或是大活動的照片存在別的網路相簿(Picasa),但是檔案實在是太多了,無論是哪一種備份方式我都沒有做得很徹底,東西一多便有疏漏,尤其是開始用拍RAW檔拍數位之後,照片檔案吃硬碟空間更是愈吃愈兇。

這回恰巧我需要的檔案是存在DVD光碟中,過去至今一共用掉了13片DVD光碟來存數位照片的原始檔案。然而,將光碟放進電腦一看,發現竟然有為數龐大的原始檔毀損了,少說也有幾百張,趕緊連上Flickr看有沒有另外一份備份,無巧不成書,那片光碟中的資料沒有另外備份過,於是那些檔案大概是再也找不回了。

一年多前當時我之所以會決定用DVD光碟來備份照片,原因無他,單純因為捨不得花三四千塊買台外接硬碟,恰巧當時跟朋友買了一批品質據說很好的DVD光碟,決定將就著用吧。誰知道光碟的保存期現真的是如此不可靠。由於幾年來累積的檔案實在是太多了,一時之間我還無法仔細檢查到底有多少檔案已經毀損,若要即刻停損勢必要採取必要措施,我決定馬上去買一顆夠大的外接硬碟來存照片。

結果就是帶回了這一顆容量1TB的外接硬碟,Segate SATA2,7200轉,獨立電源,有獨立風扇,三年保固。我又花了一個晚上的時間,把2002-2006年用小DC拍的照片、2006年後用單眼拍的照片、2007年後用底片拍的底掃檔案通通裝進新的硬碟中分類保存。統計下來,還留存的照片總共有兩萬八千張左右,這些可以算是這些年來我的生活的部分重要記錄吧。

如同前述,一些幫忙拍學校營隊活動、社團表演的照片檔案,當初上傳至Picasa之後,沒有另外保留備份,因為當時覺得這些照片並不是很有價值。Picasa和Flickr一樣,帳號擁有者可以將所有照片整批下載,所以即便當時我沒有另外備份也不以為意。然而事隔良久,我連帳號密碼是甚麼都忘了。人們以為電腦時代,一切問題都可以得到解決,再多再龐雜的資訊都能快速被記錄在一片薄薄的記憶體中,殊不知在這同時,遺忘也是一樣地快。

「我們唯一擁有的,便是遺忘。」王家衛在他的電影中如是說。

在《買了一顆新硬碟》中有 1 則留言

  1. 不過後來我改變主意,把1TB的新硬碟改裝在主機上,割40G裝Windows 7,10G將來留給裝Linux用,剩下900G裝資料(包含照片原始檔備份);舊的200G硬碟裝進外接盒當外接硬碟,除了保留原有的XP系統,剩下160G空間當作裝資料。這樣等於除了有兩顆硬碟可用,兩顆隨時可以插上主機當系統碟。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