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

今年看了不少中國大陸出品的電影,前陣某天閒來無事,上網查了查看過的這幾部電影女主角的資料。看了幾位演員的檔案照片,突然覺得很多具有知名度、拍過有質感大片的女演員,在外表、氣質上總有幾分神似,甚至在某幾部我看過的電影中,倘若不留神演員姓名,我便會分不清楚此人是否也演過另外哪一部我看過的電影。

曾經在網路上看過這樣一段評論,有人說中國大陸各個有歷史有聲望的影劇學校選拔出來的學生,在氣質上都十分相似,彷彿如果長得不若鞏俐、章子怡便無法當女演員一般。中國大陸的影視媒體、文化在許多層面仍然受到政府壓力、客觀環境的囿限,拿電視節目來說,相較於台灣,中國大陸的綜藝節目無趣多了。回到方才提到的電影女演員一事,某方面的意義上來說,中國大陸這樣的現象或許會限制了電影文化的多樣性,但是卻能夠讓人一看到演員的氣質便感覺「這部電影有中國味。」

回頭看看台灣,台灣的固有本土文化,其實也是外來的中國文化旁支,在此基礎上經過各個外來政權統治,形成當前多元文化並存的現狀。許多年輕一代的台灣人,過度喜歡模仿學習東洋、美氏文化的裝扮,年輕女生尤是,一個個濃妝豔抹、金髮垂肩,彷彿一定要把自己打扮成某種形象才算到上是掌握了流行風潮,然而沾到了邊卻成不了自己的氣候,或許這也是一種迷失吧。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