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我是想要買一台二手的傻瓜底片機,恰巧有正準備考研究所的學長願意把一台古董級的Contax 137MD Quartz借給我,如此開啟了我的底片時代。
坦白說,我開始想要用底片拍照的念頭並不純粹。拿數位單眼拍照快要一年了,從剛開始常常想要拿相機出去走一遭就想拍出很多好照片來,到後來慢慢懂得好照片除了要有拍攝者對於生活、世界的細心觀察,還需要,”等待”。但是等待並不是完全的被動,而是拍攝一張照片之前要先對被拍攝物體有足夠的認識以及感情投射,且要先設想成像的輪廓、內容,最後是等到最好的時機,按下快門。
我很喜歡底片沖洗出照片飽滿、深刻的色澤和對比。數位照片沒有底片照片那般渾然天成,這是享受數位科技方便時一體兩面的現實。拍數位照片常常不免要對照片檔案略作修改,我覺得這種修改的動作是對於”模仿底片照片”的追求,像是一種永恆的鄉愁,企圖用數位的修圖手法得到底片照片的視覺。
然而想要最原始的感受,仍然得訴諸於底片本身。但是拍底片沒有辦法”壞了一張,再重新來過”的機會,也無法在拍完一張照片之後立即檢視成果。所以對於每一次按快門,都必須抱持著虔誠的心,因為無法重來,所以每一次都要好好拍。或許這樣一來,會失去某些稍縱即逝的畫面瞬間,但這才是長遠來看,攝影應該要有的態度。
昨天拿回來第一捲底片的底掃檔案,不太有可看性,或許我仍然是在用拿數位機的心態拿底片機。但是,相信我會進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