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滾記憶

Rock 'n' Roll life.

搖滾,年紀很小的時候就知道這個字,但是對它一直沒有什麼明確認知。舉個例好了,國一時我拿了張Beatles的精選來聽,看了CD上的外標簡介,我才赫然得知,”啊!原來這種東西也叫做搖滾!”

國一之前,我對於音樂的喜好多半來自於老爸買的CD,半數以上是國語或英語的老歌,其餘還有古典樂、美聲歌手等,那時候我沒什麼零用錢,自然沒辦法買唱片,更遑論是隨身聽。國小五年級,是錄音帶仍然存活在現代科技中的時代,班上有某幾個同學有時候會用錄音帶錄些流行歌曲給我,現在印象最深的有無印良品、張學友、動力火車、李玟、鄭中基…等等。其中有不少在那時候聽到的流行歌,至今我仍然十分喜歡。而其實在十年後的今天,我似乎比較喜歡聽那個時期的國語流行歌,遠勝今日唱片市場泰半的了無創新。

多半聽搖滾樂的人的自傳或是個人簡介中,通常會寫道,他們在幾歲時聽到了哪個經典搖滾天團的歌,從此迷戀於搖滾的熱血鏗鏘云云。然而,開啟我對於搖滾樂的愛好的人,卻是個無法被歸類為經典的樂團,Bon Jovi邦喬飛。2000年他們推出”Crush”專輯,我至今都仍然記得,在一個週末的午後我在MTV頻道聽到”It’s My Life”這首歌,不由自主地從沙發上坐起,慢慢被吸引到電視前頭。於是這張專輯成了我買的第一張搖滾唱片。慢慢地開始認識其他樂團,諸如Aerosmith、Led Zeppelin、Guns’N’Roses、GLAY、Luna Sea、L’arc~en~ciel…等,風格種類各異,經典流行混雜。

記得高三時,每天一定要把莫文蔚和Guns’N’Roses的CD找出來聽個幾回才睡的着覺。生命中的每段時期都有其應景的主題曲,串接起來的話,就像是一部電影的原聲帶,關於我們的生命。至今七年,雖然沒有把該聽的經典都聽過,許多大團的名號我也不太熟悉,但至少對於各類樂風都有基本的認識,尚且足夠與人瞎扯亂掰一番。我的CD收藏和電腦、隨身聽中的檔案,各種音樂類型的歌曲混雜,但搖滾總是最能打中所有情緒節拍的一種音符,在節奏鏗鏘中我們愛過恨過,長大成熟,同時也老去。而始料未及的是,有一天我居然有機會站上舞台,成為搖擺群眾情緒的一員,儘管並非完美,甚至其實是青澀不成熟,但畢竟是十分難得的體驗。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