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仰德大道–文化大學–陽明路竹子湖(水尾)–陽金公路–金山–淡金公路–石門–三芝–線101(中正路)–線101甲(巴拉卡公路)–陽金公路–文化–仰德–中山北路石牌捷運站–台大
總里程:137km
早上05:23從台大出發,很順暢地騎到福林路,開始爬仰德。
最近這兩個月我一直都很清楚暑假時騎車操過頭了,然而也不是騎太多的問題,一個暑假騎1000應該也不算很多,主要兩個原因應該是上坡重踩比例過高以及坐墊高低影響腿的伸展、彎曲程度,後者是聽了阿綸的建議後強迫自己不把坐墊調太高,前者則是自己切身之痛。
所以,今天從一開始就打定主意,上坡慢慢騎,速度慢就慢,體會一下怎麼樣能讓膝蓋的負荷少一點。因此,無聊到爆炸的仰德我卻爬了非常久才到文化大學。在空無一人的體育館前轉角望了望仍在酣睡中的台北盆地,料想昨天晚上這裡應該很熱鬧吧,星光及閃光並俱。
回去凱旋路和仰德的交叉口吃早餐,難吃的蛋餅和難喝的冰豆漿。我對吃一向沒有什麼多餘的慾望以及世俗所謂的品味,會被我歸類為難吃的東西,一定是,真的很難吃。
往上爬了不算長的陽明路,在陽明山莊前要左轉準備開始爬陽金公路的時候遇到了個騎一台日本車的伯伯,他聽我說我要從那裡就開始爬陽金,勸我馬上改道,他帶我走兩條少有人知但是路況極佳的路線。我心想既然還是往北走,就跟著他前去一探究竟。
原來這伯伯是在地人,就住在陽明山莊附近兩分鐘車程的地方,對陽明山、大屯山一帶相當熟悉。後來查了地圖,他先帶我走中興路,避開陽金的車潮,雖然這條有很多髮夾彎,但是坡度都微不足道,中興路的盡頭接回陽金,他再帶我走竹子湖左側的小路,終點叫做水尾。這條路幾乎沒有什麼車友,人車也少,但是路況極佳,視野也棒。如果沒有在陽明山莊前的叉路遇到伯伯,我大概永遠都不會知道有這條路可騎吧
回到陽金上跟老伯道再見。開始爬陽金,似乎是在過了大油坑不久之後,開始很長一段下坡路段。下坡時唯一的困擾是被擋在公車後頭,在轉彎的地方又無法超車,我花了不少時間才連超兩台公車,一路40以上的時速往山下滑。在我確定我可以掌握的轉彎處,我小心地放鬆煞車、壓車、讓速度跑出來,測試我對新車寬把的掌握能力,與第一次騎這台車時相比,轉彎時輪胎微微滑掉的狀況大為減輕。
滑到金山之後,左轉上淡金公路,看路標寫說到三芝只有19公里,心想,那應該45分鐘就可以到達了吧。誰知道完全不是這樣….。剛騎到靠海的路段時,心理不免揚起幾分興奮之情,但是當剩下的10多公里都是一模一樣的景像,加上太陽酷曬,愈騎愈靠盃,我沒計算我到底騎了多久,總之金山到三芝短短的19公里我卻騎了很久。果然我那碰上大太陽就會變得很虛弱的毛病又犯了。終於進入三芝市區,太陽仍然很大,我開始思考今天不騎巴拉卡算了,直接騎雖然是平地且很無聊的淡水,一路回公館。
神奇的事情發生了,路邊出現了一個長的像是公車亭的東西,我瞄了一眼,三面牆和頂座恰巧蔭庇出了一個小空間,還有張長椅。我想都沒想就停了車,坐在長椅上休息。看到牆上幾幅縣政府的宣傳海報及地圖,才了解這不是個公車亭,總之是個觀光服務用途的設施吧。雖然今天原定要騎的路線早就刻在我大腦裡了,我仍是瞧著那張三芝鄉的地圖端詳了很久,思考成功今天爬完巴拉卡公路的可能性。很累…
結果…..我就睡著了= =
暫且把這亭子當作是公車亭吧,那這就是我這輩子大剌剌躺在在路邊的公車亭的長椅上睡午覺….前面的路段還是挺大的幹道,往來汽機車咻咻咻在我沉重的眼皮另一端呼嘯而過。大學裡幹過的白目事情又多了一項。總之當我醒來時已經是一個小時之後……媽呀,我居然在大馬路邊睡了一個小時….
心一橫,頂多就是大約15-18公里的連續上坡,男子漢大丈夫,這點路算什麼。所以就往中正路的方向騎去了。這中間過程不需贅述了,總之我花了很長的時間爬完約8公里的線101到北新庄,又花了很長很長的時間爬完約8.5公里的巴拉卡。快要爬完巴拉卡時我心裡是很後悔的,我不該逞強一天爬兩次陽明山的,應該把巴拉卡獨立出來改天爬,巴拉卡的坡度也不算陡,長度也不長,只是在它之前的路段我已經耗掉太多體力,才爬得很辛苦。我對抗大太陽的能力太差了。
終於騎過大屯自然公園抵達陽明路,走回仰德,就是舒暢下坡的開始,一路亂超車滑回中山北路。順道去天母找了個老朋友,相談甚歡。騎了一天車,精神不太好,但是言談卻深刻得已進入彼此。
然後才一路飆車回台大。